<track id="grlii"><strike id="grlii"><menu id="grlii"></menu></strike></track>
  • <tr id="grlii"><label id="grlii"></label></tr>

    <acronym id="grlii"><label id="grlii"></label></acronym>
  •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欄目導航
    新聞中心
    通知公告
    律協黨建
    律師調研
    律師獎懲
    行為規范
    辦事指南
    律師招聘
    律協簡介
     文章檢索
     
     

    關于律師行業若干問題的思考

    發布時間:2020-04-10 02:35    作者:     點擊: 527次

    律師是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律師行業是從事律師服務的法律政策、體制機制、組織結構、運行狀況、市場競爭等內在要素的分類統稱。目前全國設有律師事務所3萬多家,律師總數46萬余人;江蘇省律師事務所2千多家,律師總數超過3萬人;常州市律師事務所161多家,律師總數2047名。律師作為一個新興而又高速發展的行業,在為國家和社會作出積極貢獻又共享改革成果的同時,自身發展也存在一些困惑和難題,筆者結合律師管理工作實踐,梳理分析一些律師行業的困境,提出解決的路徑和建議,以期引起相關部門和行業的重視和關注。
    一、關于律師事務所的性質問題
    目前現狀
    我國的律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有合伙所、個人所和國資所三種組織形式,以合伙所和個人所為主,是由設區市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審核報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頒發標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準予律師事務所設立并執業,其律師事務所登記事項中明確組織形式為:普通合伙、特殊的普通合伙、個人等。
    問題困惑
    1、單位性質不明。每個單位都有單位類型,一般來說,分為由編辦部門登記核發的機關、事業單位,由市場監督部門工商注冊核發的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單位,由民政部門登記核發的社會團體(包括協會商會)、民辦非企業(也稱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等法人組織。而律師事務所是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核發的執業許可證,沒有明確其確切的單位類型。
    2、享受政策不清。正因為律師事務所性質不明確,導致享受政府政策不清晰,如:企業人才引進政策,很多地方沒有將律師事務所吸引人才列入其中;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稅收社保減免政策,哪怕企業復工政策,政府政策因律師事務所性質不明導致享受政策不明朗,律師事務所也沒有按照中小企業優惠政策享受,卻徒增不少麻煩。
    對策建議
    1、由國務院辦公廳或相關部門聯合發文明確律師事務所機構性質,或者明確視同中小企業,將律師事務所納入企業序列。
    2、律師事務所設立由司法行政機關頒發許業許可證,再到市場監督部門領取企業類營業執照,依然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行業指導監督。
    二、關于律師事務所的稅收問題
    目前現狀
    律師事務所在設立后,稅務部門按照查帳征收方式類同合伙企業等收取稅費,主要包括:增值稅、合伙人個人所得稅以及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教育費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等各種稅費,增值稅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業務收費在500萬以上的按6%繳納,500萬以下的按3%繳納增值稅。征收方式由原來的核定征收改成查帳征收方式。
    問題困惑
    1、增加財務工作和稅收風險。律師事務所規模普遍較小,原來一直實行核定征收方式,律師事務所沒有進行嚴格的成本核算和財務管理,盡管這幾年已有所加強,但由于財務及稅收專業不足,律師事務所普遍擔心財務差錯,甚至出現稅務違法案件。
    2、成本核算標準不一。目前我國尚未建立統一的、適應律師行業特點的成本核算辦法,律師主要是靠智力勞動獲得成果報酬,用于增值稅抵扣的項目不多,對應稅所得額認定、辦案費用的扣除范圍和扣除比例以及經營、管理費用扣除沒有統一標準。
    3、不利行業規模發展。律師事務所業務收費500萬以上按照6%繳納增值稅,而且不管以后年度達不達的到500萬收費,均按6%繳納,導致一些小型律師事務所盡量控制收費在500萬以下,而且稅收問題一直是律師行業的達摩克利斯劍懸在頭上,不利于律師事務所做大做強。
    對策建議
    1、改變征收方式?;謴驮鹊暮硕ㄕ魇漳J剑ㄓ行┏鞘幸琅f采取這種模式),律師事務所依照稅務機關核定的適用稅率進行納稅申報,相對于查帳征收方式而言,操作簡便,易于掌握,可以避免查帳征收方式由于工作復雜、專業性強帶來的弊端。
    2、建立律師行業成本核算辦法。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取消合法有效憑據扣除費用的方式,合理測算扣除比例,提高目前聘用律師按當月分成收入35%的扣除比例,提高合伙人律師在不能提供合法有效憑據而實際發生與業務有關的費用的前提下分別按8%、6%、5%的扣除比例,將廣告費(業務推廣費)、會費、事業發展基金等作為稅前列支科目。
    3、加強稅收政策宣傳培訓。加強對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和財務人員的稅收政策宣傳培訓力度,探索建立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結對共建,幫助律師事務所規范財務管理,依法納稅,減少稅收風險。
    三、關于律師事務所的社保問題
    目前現狀
    律師事務所一般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的較低基數繳納職工養老、醫療、工傷和失業等保險。
    問題困惑
    1、基準不固定。大部分律師事務所沒有給聘用律師發放基本工資,律師收入主要是從自己辦案的業務收費中提成,律師每月收入高低不一,沒有辦法確定每月交納的實際基數。
    2、高標準繳納積極性不高。律師人均收入盡管相對較高,但工作壓力大,業務不穩定,報酬收入不是旱澇保收,律師不愿意按照高檔的基數繳納社會保險。由于律師流動性較強,律師事務所從一個單位來說,也不愿意多掏錢按高檔次基數繳納。
    對策建議
    1、司法行政機關或律師協會在廣泛征求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意見的基礎上,參照一定標準提出律師行業繳納社?;鶖档臉藴?。
    2、律師事務所按照律師上年實際收入申報繳納社保。
    四、關于律師的執業權利保障問題
    目前現狀
    隨著律師職能作用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律師執業權利保障越來越得到國家和政法機關的重視和支持,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也將律師執業權益保障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問題困惑
    1、權益侵害時有發生。由于社會觀念、法律制度以及律師職業的特殊性等因素,律師在執業過程中權利受到侵害的事件時有發生,律師被當事人辱罵毆打、被法庭呵斥處理甚至追究刑事責任,這不僅僅使律師執業風險大大增加還讓為其代理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護受到威脅。
    2、法定權利落實不到位。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從國家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內容很多,但由于利益藩籬,律師執業的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舊三難”和發問難、質證難、辯論難“新三難”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3、行業維權步履艱難。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遇到個案維權時,由于地位不對待、維權與違規交織、遵守條線辦案規定等主客觀原因,律師執業的維權難度不小。
    對策建議
    1、完善執業保障規定?!堵蓭煼ā分饕且幎C構人員執業許可、法律責任、律師業務權利義務、協會職責等內容,律師權利保障的條款內容不多,“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過于籠統,是否可以從立法層面考慮制定專門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規定,明確不同的侵權行為以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保證落實律師享有法律法規規定的執業權利。
    2、深化法律共同體建設。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作為法律職業人員,切實增強法律共同體的職業認同,減少法律職業分工不同及法律制度運作時的“內耗”,建立司法人員與律師之間一種“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監督,正當交往、良性互動”的新型關系。
    3、落實維權處理機制。按照兩高三部《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維護律師執業權利快速聯動處理機制》規定,建立健全維護律師執業權利快速聯動處置機制,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律師執業權利受到侵犯后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調查、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反饋,及時有效維護律師執業權利,保障律師依法執業。
    五、關于律師行業規?;幏痘瘑栴}
    目前現狀
    2018年,全國律師10人以下的律師事務所1.9萬多家,占62.37%,律師10人(含)至30人的律師事務所9300多家,占30.73%,律師30人(含)至50人的律師事務所1200多家,占4.16%,律師50人(含)至100人的律師事務所570多家,占1.87%,律師100人(含)以上的律師事務所260多家,占0.88%。江蘇、常州律師事務所與全國類似,規模普遍不大。另外,司法行政機關主要采取年度考核、日常巡查、開業督導、違規查處以及行業協會采取自律管理的方式來加強規范管理。
    問題困惑
    1、客觀因素:律師事務所稅收等政策不利于規模律師事務所,行業管理上也沒有優于規模所的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律師事務所規模小好調頭,簡單擴大規模會增加管理難度,增加執業風險和產生利益沖突的情形。
    2、主觀因素:律師由其工作性質決定,流動性大,出差頻率高,喜歡自由獨立,喜歡自己作主,喜歡自己當頭,有時存在小富即安思想,不愿冒險,安于現狀,沒有做大做強的激情。
    3、服務能力不適應形勢發展。部分地區律師業務同質化現象突出,創新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不強,應對“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趨勢,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快律師業發展的意識和準備不足。訴訟領域結構性過剩、非訴領域結構性短缺問題依然存在,非訴服務與業務總量占比不高。
    4、行業管理仍需加強?,F在律師管理實行的“兩結合”管理模式,存在職能定位模糊、行政干預過多、行業管理范圍有限等問題。同時,管理標準化程度不高,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和模板,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引。管理力量配置不足,沒有完全考慮專業性和管理性要求。
    對策建議
    1、加強行業推動。大力支持和鼓勵律師事務所規?;l展,加強研究協調,在人才引進、稅收貸款、辦公用房租賃、會費減免、社會職務、評先評優、培養培訓等方面給予傾斜。
    2、注重律所發展。律師事務所規?;l展具有為客戶提供綜合法律服務、為律所內部專業協同與資源整合提供支持平臺以及提升律所影響力等諸多優勢,律師事務所應從長遠發展考慮,放棄短期利益,將規?;l展作為律師事業來做,采取強強聯合、強弱聯合、弱弱聯合,建立共同發展愿景,完善內部治理架構,加強團隊建設,注重品牌塑造和宣傳,提升先發影響力。
    3、完善管理體制。理順律師“兩結合”管理體制,完善律師管理制度規范,夯實律所基礎管理體系,強化協會日常監管體系,建立行政監督指導體系,不斷提升律師管理工作效能。
    六、關于律師承擔的社會公益問題
    目前現狀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實施,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一體化推進,政府和社會對律師法律服務越來越重視和關切,律師承擔的社會公益服務越來越多,在政府法律顧問、涉法涉訴信訪、應急事件處理、營商環境改善以及村(社區)、法院訴訟、公安交通事故等相關部門設立的服務中心值班等方面,律師義務承擔了許多法律咨詢、法制審查、法治體檢、糾紛處理等許多工作。
    問題困惑
    1、行政主導過多。有限政府要求還權于社會、還權于市場,政府主要是做市場和個人不能做、不愿做或做不好的事情,主要是提供維護性的公共服務和社會性的公共服務。
    2、行業強調服務。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作為行業管理部門,基于主動積極作為因素,過多的迎合政府機關和條線提出的各類義務法律服務需求,從律師行業自身利益考慮的不多。
    3、律師被動服務。律師為社會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是其一項社會應盡義務,也是其宣傳推介自身的一種手段方式,但由于律師自身利益考慮,有時義務服務工作積極性并不高,對于安排的公益服務存在被動服務的情形。
    對策建議
    1、完善政府購買律師服務機制。在分析當前政府購買律師服務存在的思想認識、政策規定、服務領域、經費保障等方面問題的基礎上,對政府購買律師服務的范圍和購買的方式進行界定和明確,綜合考慮確定財政經費、服務需求以及實際操作指引,從而建立政策保障、規范運作、評估考核等一整套采購律師服務的有效機制。
    2、建立律師公益服務介入機制。政府機關及相關部門提出法律服務需求方案時,加強協調溝通,一并考慮律師介入服務的工作內容、服務方式、運作機制和經費保障等措施,避免前期熱情高漲后期逐漸淡漠的現象。
    3、健全律師公益服務褒揚機制。探索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評價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量化標準,加大平時考核管理,在社會職務安排推薦、各項榮譽評先評優、專業律師培養等方面給予傾斜。
    七、關于律師事務所年度考核和會費問題
    目前現狀
    按照司法部《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和全國律協《律師執業年度考核規則》規定,每年5月底前,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對律師事務所進行年度檢查考核,由律師協會對律師執業進行年度考核,并且在律師執業證上由省司法廳注明考核年度為稱職以及備案日期為當年6月至次年5月。同時,律師自取得律師執業證之日起,當然是市、省、全國律師協會會員,依據《律師法》和《律師協會章程》規定,按照省級律師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會費標準和收繳辦法》的規定繳納會費,履行會員義務。
    問題困惑
    1、年度考核認識有偏差。一些律師事務所和律師認為律所年度檢查考核是年檢,現在所有企業年檢都取消了,這也應當取消。一些部門認為律師執業證上每年考核注明的是有效期限,不在有效期內執業證就會失效。
    2、年度考核備案機關不一致。每年5月底年度檢查考核結束后,由省司法廳在加蓋備案專用章并標注日期?!堵蓭熓聞账甓葯z查考核辦法》第22條規定由設區市司法行政機關加蓋年度檢查考核專用章,沒明確要求標明起止日期。
    3、標準不統一。會費標準是由省律師代表大會通過的,由于經濟發展因素,規定各設區市的律師事務所團體會費和律師的個人會費繳納的標準差距很大,且會費由設區市律師協會統一收取后上繳省、全國律協的比例較高。
    對策建議
    1、澄清模糊認識。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和律師執業年度考核是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履行職責,加強監管的一種有效手段,與企業年檢雖說有相似之處但性質不同,行業主管部門每年集中開展一次檢查考核也是正常的一項工作。年度檢查考核結束由履行考核職責的設區市司法局在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副本上加蓋“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專用蓋,由律師協會在律師執業證書上加蓋“律師年度考核備案”專用蓋,注明備案時間,無須加注起止時限。
    2、完善會費標準。省級律師協會根據實際應當及時修訂會費標準及收繳使用辦法,雖可以根據經濟發展規定各設區市律師會費不同繳納標準,但差距不應太大,同時合理劃定市、省、全國律協分級使用比例,調動市級律協和律師的積極性。
    八、關于律師事務所聘用合同問題
    目前現狀
    律師事務所基本都與律師簽訂聘用合同,與實習律師簽訂實習協議。
    問題困惑
    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普遍對簽訂聘用合同和實習協議不夠重視,合同協議的條款內容比較隨意,律師作為法律工作者,為委托人審查把關了無數的協議合同,卻對自身簽訂合同不太當回事,關鍵在于律師事務所與律師之間用工究竟是什么性質的關系,聘用合同、實習協議是勞動合同還是勞務合同。
    對策建議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已有律師起訴律師事務所按照聘用合同支付工資、經濟賠償金等相關民事判決,最終法院認定律師與律師事務所之間是勞務關系而非勞動關系,律師獲取的是律師費分成,不是工資。對此,行業也要加強律師事務所與律師用工關系的研究,簽訂聘用合同、實習協議似乎只是履行剛性要求,并非實質意義上的用工協議,而是需要在簽訂聘用合同的基礎上簽訂補充協議,才能合理約定雙方權利義務。
    律師隊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律師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律師行業的“特”,目光和關注不單是在高收入群體和提供法律服務上,也應關注行業本身,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政策扶持和保障力度,從而推動律師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主辦單位:常州市律師協會 地址: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科技街D座5樓
    電話:0519-86636807傳真:0519-86636803 0519-86636896 郵編:213000
    成年18禁网站免费进入91网站-国产一级欧美一级人体-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照片-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
    <track id="grlii"><strike id="grlii"><menu id="grlii"></menu></strike></track>
  • <tr id="grlii"><label id="grlii"></label></tr>

    <acronym id="grlii"><label id="grlii"></label></acronym>